首页 资讯 正文

中国银耳之乡:一朵银耳“开”出无限可能

体育正文 223 0

中国银耳之乡:一朵银耳“开”出无限可能

中国银耳之乡:一朵银耳“开”出无限可能

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(jìzhě) 徐光

世界银耳(yíněr)在中国,中国银耳在通江。

日前,由中共巴中市委宣传部主办、极目新闻承办的“老区新动能 振兴加速度(jiāsùdù)——2025全国新兴主流(zhǔliú)媒体巴中行”走进了这个“中国银耳(yíněr)之乡”。

通江(tōngjiāng)银耳发轫于盛唐,食用于宋元,入药于明清,被誉为“菌中之冠”,奉为皇室贡品,曾远销(yuǎnxiāo)欧美等世界各地,享誉世界。

“天生雾(wù),雾生露,露生(lùshēng)耳”。通江地处北纬31度,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边缘,大巴山南麓、秦巴山区(qínbāshānqū)腹地,气候温和、有霜期短、湿度大,纯净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为通江银耳(yíněr)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。通江县,也被誉为“中国银耳之乡”

种植(zhòngzhí)上(shàng),为保持通江银耳的纯正风味,许多耳农遵循着古老的种植技法:砍山(kǎnshān)、铡棒、架晒、打孔、接种、发菌、管理、采摘、制作等环节,各道工序一丝不苟、环环相扣。

而如今(rújīn),通江银耳的产业发展又有了更多的可能性。

在通江未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化生态工厂,一朵朵银耳从种植、加工到包装等,已形成(xíngchéng)了 “全(quán)产业链”。

“我们通过研发的木屑(mùxiè)银耳种植技术,温湿(wēnshī)光全仿自然环境,种植周期可缩短到45天,克服了(le)段木银耳只能收一季的短板。”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,这样种植的银耳不仅品相好,产量也(yě)更高,同时品质也不逊色。

在未来生物公司展厅,基于银耳开发的产品(chǎnpǐn)琳琅满目,干银耳、冻干银耳羹(gēng)、燕窝银耳羹、银耳汤……

“除了(le)银耳食品、银耳饮品,我们还研制了银耳化妆品、银耳洗护用品(yòngpǐn),市场反响都很好。”公司负责人表示。

银耳,是通江农业产业发展(fāzhǎn)的一张金名片。在2024年(nián)中国食药用菌区域品牌价值榜单中,通江银耳品牌价值已达96.61亿元。

据介绍,通江县已锚定打造百亿级(jí)产业集群(jíqún)目标,深入实施“段木银耳(yíněr)强品牌、木屑银耳深加工”战略,推动通江银耳朝着食品、化妆品、医药保健品三大方向阔步前进。

中国银耳之乡:一朵银耳“开”出无限可能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